文 | 杨万里
截至7月24日午间收盘,西部超导股价跌幅达7.67%,市值蒸发约11.47亿元。
光峰科技股价跌幅达9.1%,市值蒸发约10.97亿元。
容百科技股价跌幅达7.64%,市值蒸发约10.5亿元。
嘉元科技股价跌幅达6.19%,市值蒸发约7.55亿元。
乐鑫科技股价跌幅达3.79%,市值蒸发约5.39亿元。
沃尔德股价跌幅达7.83%,市值蒸发约3.29亿元。
瀚川智能股价跌幅达6.33%,市值蒸发约2.8亿元。
新光光电股价跌幅达2.94%,市值蒸发约1.29亿元。
从股价跌幅看,光峰科技跌幅程度最大;从市值蒸发数额看,西部超导市值蒸发最高。
按7月23日的收盘价计算,科创板首批8家公司的解禁后的减持数额合计达67.9亿元。
而据券商数据统计,7月22日当日共涉及25家科创公司,总解禁规模为31.6亿股,对应解禁市值约为1824.97亿元。这意味着,剩余的17家科创板公司后续可能会出现新减持计划。
值得关注的是,许多股民谈减持就“色变”,因为担忧减持对二级市场股价有冲击。当前,市场上有两种观点:
谨慎观点认为,由于创投资本浮盈丰厚,减持动力较强,会对股价造成短时冲击。以光峰科技为例,按照7月23日收盘26.7元股价计算,SAIF HK等4名股东浮盈数额合计超34亿元,这不可避免地给投资者带来心理冲击。
乐观观点则认为,本次解禁带来的冲击将是短期的,随着科创50指数发布、前期科创板减持新规落地等政策落地,减持实际影响比预期稍弱。
有市场人士以创业板为例子,2010年11月1日,创业板迎来一次大规模解禁。虽然创业板指数在随后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6%,但在11月份内指数涨幅达6.28%,整体呈现上涨状态。
2010年11月创业板指数走势
我们认为,股民应理性看待减持现象。减持短期会压制做多情绪,但中长期还得看公司基本面。
对于一些基本面较差、估值虚高的公司,解禁后的减持可能会加速刺破估值泡沫;对于一些基本面优秀的公司,股价短期下跌反而是一个中线布局的机会。
再来看本次减持的8家公司,呈现出一个相似点,即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表现来看,这8家公司业绩全部出现下滑。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为瀚川智能,一季度营收增速下降80.24%,净利润下降1261.56%。
一般而言,业绩是推动股价上行的驱动因素,没有业绩支撑,股价也可能表现一般。巧合是,像光峰科技、新光光电、容百科技等公司股价自去年创下阶段高点后,股价再未创下新高。
本次减持对这8家公司影响有多久呢?后市我们将继续关注其动态!
评论已关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