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创板申报上市(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)

科创板申报上市

科创板申报上市

上周(2021/04/12-2021/04/16),科创板50指数上涨0.26%至1,274.70点;成交额为987.24亿元,较上上周上涨13.64%。截至上周五收盘,科创板50指数市盈率(TTM)为75.68倍, 较上上周五下跌0.59%。

科创50指数

科创板申报上市

数据来源:Wind,九泰基金整理

科创板申报上市

期间新增受理企业2家,4家企业获得证监会注册发行批复。

截至2021年4月18日,上交所披露已受理科创板上市申请企业数量共计553家,其中已注册283家,1家不予注册,6家终止注册,已上市发行261家,提交证监会注册43家,99家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终止。具体统计见表1。

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

(截至2021年4月18日)

数据来源:上交所,九泰基金整理

出于统计口径原因,为方便统一,下面报告我们统一采用Wind统计口径。

关于Wind统计口径的说明:(1)Wind报表数据来源于上交所、地方证监局。地方证监局自接受科创板拟上市公司辅导备案登记申请时进行披露,而上交所自确定接受受理后在交易所网站进行公示(2)终止注册或终止审查的企业,进行二次辅导备案的,在Wind报表数据中的状态为“辅导备案登记受理”,而上交所披露为:注册结果(不予注册、终止注册)、终止(3)终止注册或终止审查的企业,去其他上市板申请上市或去新三板申请挂牌的,不在Wind报表数据中展示,而上交所披露为:注册结果(不予注册、终止注册)、终止。

按照科创主题划分,科创板企业分类见表2。

科创板企业按科创主题分类

(截至2021年4月18日)

科创板申报上市

数据来源:Wind,九泰基金整理

科创板企业按企业注册地分类

(截至2021年4月18日)

科创板申报上市

数据来源:Wind,九泰基金整理

科创板申报上市

中国证券报:

上交所修订发布

《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》

记者:黄一灵

中证网讯(记者黄一灵)4月16日晚,中国证监会修改公布《科创属性评价指引(试行)》,上交所同步修订发布《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暂行规定》)。

《暂行规定》修订的主要内容有:

一是按照支持类、限制类、禁止类分类界定科创板行业领域,明确科创板优先支持方向,限制金融科技、模式创新企业以及禁止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、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;

二是增加研发人员占比作为科创属性的常规指标,体现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;

三是明确发行人对技术先进性、科技发展方向、行业领域及相关指标的披露要求和保荐机构的核查把关责任,不简单以相关指标作为判断依据;

四是明确审核中按照“实质重于形式”原则,综合判断企业科创属性,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咨询作用。

此外,对于《暂行规定》修订前已申报企业的科创属性指标要求,仍按其申报时的相关规定执行。

上交所指出,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,科创属性评价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、持续评估并动态调整。此次修订旨在聚焦支持“硬科技”的核心目标,进一步明确科创属性评价指标和申报、推荐要求,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,强化综合研判和审核把关,促进科创板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
2020年3月上交所首次发布实施《暂行规定》,明确了科创板定位把握标准和要求,增强了审核标准的客观性、透明度和可操作性,为便利发行人和保荐机构申报、推荐及优质科创企业上市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开板以来,科创板的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,一批“硬科技”、致力于攻克我国“卡脖子”技术的优秀企业及行业标杆登陆科创板。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3大行业初步形成产业集聚,集成电路领域公司已形成了较为完整、自主可控的产业链,生物医药领域汇聚了相当一批具备科研攻关能力的创新药企业,高端装备领域公司在诸多关键环节实现突破,其他领域的优质科创企业也陆续到科创板上市。科创板建设取得预期成效,市场各方反应正面积极。

上交所表示,下一步,将坚守科创板定位,突出“硬科技”特色,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,加强审核判断把关,加强科创板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,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,形成合力,培育出更多具有“硬科技”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科创企业,更好地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。

黄振威

理学博士

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,历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研究员,北京新宝集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研究员,2016年加入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,现任科技创新投资部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执行总监、投资经理。

免责声明:文中图片及微信头图均已获得创客贴商业使用授权,及无版权图片网站。

风险提示:材料仅供参考,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投资承诺。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,当投资者购买基金产品时,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,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。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《基金合同》、《招募说明书》及《产品资料概要》等基金法律文件。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,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。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,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。

发表评论

评论已关闭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