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是上海女股神,30多年里只专注做一件事:股票投资,如今在上海市中心买下了1000㎡的老洋房,她非常喜欢收藏,藏品比房子更名贵。她现在最大的理想:为孩子和教育筹集更多资金和找到自己的爱人。
这位乘风破浪的女股神叫邵庆晓,北京人,80年代中期,先后在伦敦、纽约、东京、香港从事金融工作。
2000年,邵晓庆回到上海,开投资公司,并在上海兴国路和湖南路的交界买下了一栋三层楼的老洋房,这套老洋房占地面积1000㎡左右,400~500㎡的房子+600㎡的院子。
这套建筑是1920年一位西班牙建筑师建造的,邵晓庆把房子重新进行了装修,外观恢复了建筑的原样。
她重建这个房子的原因,是想要有一个非常舒服的书房,这是她待最久的地方,工作和读书都在里面,有时候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,整整12小时。
“我很喜欢看书,每年读150~200本,十几年读了上千本,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顺境,但每当遇到困难,书都会给我非常多的智慧!”
老洋房有两个客厅,一个是招待朋友的,另一个,是孩子玩耍的空间,小时候,她们很喜欢在里面跑来跑去。
软装方面,房子里每个地方都有“上下”作品。墙上挂的是艺术画作,地上放的是手工艺品,和老洋房搭配得恰到好处。
“我的好朋友蒋琼耳,她是中国知名设计师,致力于把中国手工艺带到全世界,只要有机会,我都会支持她!”
“地毯是我的好朋友,中国最大的老地毯藏家秦岩,每年会去伊朗收地毯,有一些就放在我的家里。”
她最早收藏的一件艺术品,是岳敏君一副无题作品,画上是他标志性人物,笑到见牙不见眼,我非常喜欢这件作品,因为我本人就非常喜欢笑,笑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运。
她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藏家,但后来也陆续收集了20几个艺术家作品,有李山、严培明、李山、陆新建、周铁海、徐震、张云垚、kiki smith等艺术家,这些作品,主要在上海家里,有一些在香港家里、伦敦家里、公司里。
对她来说,艺术收藏有两个目的:
1.自己喜欢,看着舒服,乐在其中;
2.90%的藏品跟教育有关。
她非常热爱教育,每年会从最优秀的大学生里挑选1000名毕业生,送到贫困山区支教,两年一轮换。
她还会组织慈善拍卖,把有爱心的艺术家作品通过拍卖出去,或者“我”买下来自己收藏,因此结识了不少艺术家。
她每年都会有一笔固定资金,支持“美丽中国”教育项目,这些钱花在支教老师身上,希望能给贫困孩子带去同等教育、希望和爱。
她之所以这么支持教育,因为她们全家都是教育的受益者。她外公小时候家里很穷,他父亲很早去世,家里三个孩子,全靠母亲帮人洗衣服维持生活,但三个孩子都非常努力,家里的钱只够供大儿子上学,两个弟弟就在窗外旁听了四年课。
当时清华堂去招生,只要过去考试,就能管一顿饭,三兄弟为了一顿饭去考试,结果两个考上了清华。
她外公是其中之一,他是当时“庚子赔款”第一批留学生,后来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拿了学士、硕士,又去密歇根大学拿了博士,回过成了很有名的植物学家。
是教育改变了她外公,才有她的父辈、她这一辈。所以,她觉得,教育,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。
关于投资和收藏建议:
她非常热爱投资,每天5点钟左右起床,锻炼一下,接下来就看全球市场情况,8:45开晨会,花40分钟了解中国市场,然后到公司,和研究团队交流,她大部分时间在路上,拜访客户,看上市公司。
关于投资,她有3点建议:
1.做适合你的投资
你想买房,就先把房子买好,再去投其他项目。如果有闲钱,建议你投入股票市场。
2.复利和长线
不管你做什么投资,都要有一个正确观念:复利、长线。你买的不是一只股票,而是一个企业。长线拿住这些企业,你才会享受复利的回报。
3.投资伟大的企业
要买就买伟大的企业,他们有非常诚实的管理层、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、有创新的技术,这些都会让他们在市场上越来越强。
收藏其实和投资一样,时间都是我们最好的朋友,不要频繁买进卖出,买你喜欢的作品,不管百年还是千年,都有它的价值。
她人生还有两个未实现的理想:为孩子和教育筹到更多钱;找到自己的爱人。
欢迎关注@李思维,阅读更多精彩内容。
评论已关闭。